【醫學正傳 卷一 瘟疫 方法108】
普濟消毒飲子 (東垣) 泰和二年四月,民多疫癘,初覺憎寒壯熱體重,次傳頭面腫盛,目不能開,上喘咽喉不利,舌乾口燥,俗云大頭傷寒,諸藥雜治,終莫能愈,漸至危篤。
東垣曰:身半以上,天之氣也。
邪熱客於心肺之間,上攻頭面而為腫耳。
須用下項藥共為細末,半用湯調時時服之,半用蜜丸噙化,服盡良愈,活者甚眾。
時人皆曰天方,謂天仙所制也。
遂刻諸石,以傳永久。
黃芩(五錢,酒製炒) 黃連(五錢,酒製炒) 人參(三錢) 陳皮(去白,二錢) 甘草(二錢) 連翹(一錢) 玄參(二錢) 白僵蠶(七分,炒) 升麻(七分) 柴胡(五分) 桔梗(三分) 板藍根(一錢) 馬勃(一錢) 鼠黏子(一錢) 上為末,服如上法。
或加防風、川芎、薄荷、當歸身,細切五錢,水二盞,煎至一盞,食後時稍熱服之。
如大便硬,加酒蒸大黃一錢或二錢以利之。
腫勢甚者,以砭針刺之。
附:蝦蟆瘟丹溪曰:蝦蟆瘟,屬風熱,防風通聖散加減用之。
或用小柴胡加防風、羌活、荊芥、薄荷、桔梗煎服,外以側柏葉搗汁,謂火 蚯蚓糞敷之。
或用丁香尖、附子尖、南星,醋調敷之。
或五葉藤、車前草皆可搗敷之,有效。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_dmarc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